查看原文
其他

科普 | “的地得警察”出警!现代汉语有必要区分“的”“地”“得”吗?

爱分享的 语言服务 2022-07-01
点击上方“语言服务” 可以订阅



现在很多人并不是特别在意“的”“地”“得”的区分。


比如按理来说“玩的开心点”,应写作“玩得开心点”。


但是写成前者也并不影响理解,这是否意味着没有必要对此进行区分?


现代汉语有没有区分“的”“地”“得”的必要? 


答主:难得糊涂(1.1 万人赞同了该回答)

 当然有必要! 我教中学语文。 在教学的时候,我有一个硬性要求: 凡是考试中主观题和作文题中混淆“的”“地”“得”的,一字扣一分。 我这么规定的直接原因是语文高考中如果混淆,要倒扣分;
更根本的原因在于混淆它们会导致交流混乱。
 我在知乎等网络平台上,发现很多人分不清,甚至某些著名品牌也因此闹笑话:   这里面有历史原因,因为1984年出版的《中学教学语法系统提要(试用)》提出不再区分“的”“地”(只是建议,而非强制); 也有现实原因,电脑打字出于方便,打得快就会很自然使用最常用的字:  有一次课间,学生非常困惑地问我: “老师,您一定要我们区分‘的地得’,还因为这个我的试卷被扣了很多分。我觉得可以不用区分啊,因为别人知道我在表达什么。” 我没有立刻回答,而是把他招到身边,然后写了三个词组给他,让他好好体会: 1. 惊恐的呼喊 2. 惊恐地呼喊 3. 惊恐得呼喊 然后我问:“你觉得上面三个词组表达的意思一样么?” 他没有立刻回答,一直在默读。 过了好一会儿,他突然抬头,眼睛闪烁着光芒,说: “老师,我懂了!” 我们可以再比较一下: 1. 他喜欢激烈的运动。 2. 他喜欢激烈地运动。 这两个句子意思一样么? 又如: 1. 你说得对。 2. 你说的对。 这两个句子意思一样么? 当年湖南语文高考题,“诗意地生活”很多人审题写成了“诗意的生活”而被判为走题作文,这个教训是极为惨痛的:  另,附上以前看过的一张图(侵删):  诚然,在口语中,由于发音相近,我们很难区分“的地得”。 但由于口语交流还有语气、语调和交流双方的姿态、神态,因此我们可以判断他用的是哪个“de ”。 然而,在书面语中,由于我们口语交流中的语气、语调、神态等消失,此时区分“的地得”十分必要。 我们不能说口语中无法区分,因此文字就不必区分。 否则,汉语中那么多同音词,我们单说无法区分,如“麻将”和“麻酱”,“定金”和“订金”,“保健”和“宝剑”等,那它们也要合并了? 实际上,这三个虚词的区分还有非常重要的表现神态、心理、态度等作用。 一旦混淆甚至合并,我们表达时所蕴含的“摹态”就会消失,那么汉语表达会变得“呆板”。 的确,语言学家要尊重普遍的社会用语习惯。 语法为语言表达服务,而非相反,但语言有相对稳定性,不是我们想变就可以变。 词典是语言交流的总结,会根据社会发展承认某些此前不被认可的用法,如“空穴来风”“压轴”“七月流火”“说( shuo )客”等。 然而“的地得”直到现在,各版本均严格区分,这表明整个社会对于区分三者总体持支持态度。 此外,保持语言在一定时期的稳定性从而更好地方便社会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看到评论区大量评论,我想说,作为教师,只教国家认可的语言文字规范。 至于不想分的,不愿意分的,分不清的,我管不着,也不想管,我能做的是教好自己的学生。 至于这三个结构助词的用法,我贴一下最新修订版《现代汉语词典》。 注:
《现代汉语词典》受国务院和国家语委委托,由中国社科院资深语言和文字学专家编撰而成,是经过国家审定通过的词典,代表着国家态度,也是教学领域最权威的字典之一。 


本文来源:知乎高赞


互动话题


你觉得有必要分清“的”“地”“得”吗?



科普


科普 | 婴幼儿的语法概念是什么时候萌发的?

科普 | 为什么大人和儿童交流总是喜欢叠词词?

科普 | 婴儿是天才的语言学习者

科普 | 为什么世界大多数语言“妈妈”的发音都差不多?

科普 | 为什么可以说“我爸爸”“我妈妈”,却不能说“我狗”?

科普 | 为什么很多人喜欢在聊天句尾加“哈”? 

科普 | 为什么在聊天时加上符号“~”会有一种欢快的感觉?

科普 | 为什么有人语速快,有人语速慢?

科普 | 为什么汉字序顺不影响读阅?

科普 | 为什么废话越多的人越快乐?

科普 | 为什么我们要说“上”厕所和“下”厨房?

科普 | 为什么睡觉用“zzz”表示?

科普 | 为什么冬奥顶流“冰墩墩”的英文名是Bing Dwen Dwen?

科普 | 为什么“人民大学”译为Renmin University,而不是People’s University?

科普 | 为什么奥运会裁判报分时把1∶0称为one love?

科普 | 为什么说“元宇宙”的“元”是个糟糕的翻译?

科普 | 圣诞节为什么拼写成Xmas?圣诞快乐可以说成Happy Christmas吗?

科普 | 大脑为什么要删除3岁前的记忆?竟和语言有关! 

科普 | 汉字为什么是“方块字”?

科普 | 7-ELEVEn,n 为什么是小写?

科普 | 男导师的妻子叫“师母”,那么女导师的丈夫怎么称呼?

科普 | 想要表达真正开心地笑,得用几个“哈”?

科普 | 拼音“o”读“欧”还是“窝”?教育部语信司这样回复

科普 | 嗯?这么多年“嗯”的拼音我一直弄错了?

科普 | 可以说“感谢聆听”“谢谢欣赏”吗?

科普 | 反差萌!“虎”作姓氏时不念“hǔ”,而念“Māo”?

科普 | “牛轧糖”的“轧”到底读“gᔓzhá”还是“yà”?

科普 | 身份证上的“Ⅹ”到底怎么读?

科普 | “粳”字应该怎么读?186名农业专家和语言学家较真了5年

科普 | 高亭宇说的“格路”是什么意思?没有东北话十级真翻译不出来!

科普 | 语言学领域有哪些有趣又有料的笑话?

科普 | 你的语言正在出卖着你的性格

科普 | 语言学最吸引人的地方是什么?

科普 | 北京野生动物园的声明为啥火了?我们用语言学知识分析一下

科普 | 王力宏深夜发文回应,我硬生生揪出了三十多处错误

科普 | 思聪真的是舔狗吗?让我们用语言学分析一下

科普 | “拿来吧你”是什么梗?让我们用语言学知识分析一下

科普 | “躺平”是什么梗?如何看待年轻人“躺平”的现象?

科普 | “煤气灯效应”是什么梗,用英语怎么说?

干货 | 电影《我和我的父辈》的英文名为啥是这个? 

干货 | 电影《长津湖》的英文名为啥是这个? 

科普 | 看《长津湖》学英语:三八线为什叫38th parallel? 

干货 | 《你好,李焕英》英文名为何用这个?

科普 | 潮流语言的终级迷惑:“yyds”为什么从去年火到今年?

科普 | 110为啥读成“幺幺零”?这些数字的“土味发音”你听过吗?

科普 | 孔子学院全球门户网站上线!孔子的英文名为何是Confucius?

科普 | “No.”并不是Number的缩写,而是这个词

科普 | “别cue我”的cue在英语里到底是什么意思?

科普 | “AA制”里的两个“A”分别是什么意思?科普 | A4纸的A、2B铅笔的B都是啥意思?

科普 | “人民币”的缩写竟然不是RMB?原来我们错了这么多年!

科普 | 今天,你emo了吗?emo是什么梗? 

科普 | 《自然》最新研究:日语、韩语或都发源于中国东北

科普 | “社交牛B症”是什么梗,用英语怎么说? 

科普 | App,Emoji,YouTube……这些词我们一直都读错了?

科普 | Mojito译成“莫吉托”是标准的中式翻译错误

科普 | 《三十而已》《二十不惑》爆火!剧名为何这样翻译?

科普 | 乘风破浪的姐姐们A爆了!这里的“A”是什么意思?

科普 | “PK”“VS”“K.O”分别是哪些单词的缩写

科普 | “月亮”的英语竟然不是 moon!

科普 | 这些“动物”可以当动词用,你知道吗?

科普 |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一门外语?

科普 | 英语专八相当于什么水平?

科普 | 普通话冷知识:古人说的“普通话”是怎样的?

科普 | 听不懂“梗”怎么办?谷歌这个语言模型为你解释笑点


语言服务资源共享



学术资讯分享学术资源共享学术交流共进还有实用干货和更多福利尽在语言服务资源共享群欢迎加入
在【语言服务】公众号对话框回复“资源共享获取进群方式

语言服务

15万+语言学人已关注

微信号:Language-service

投稿邮箱:yuyanfuwu@yeah.net

投稿交流、商务合作、著作出版

欢迎后台留言

点击阅读原文

获取更多科普趣文


大家都“在看”,就差你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